(轉載自極目新聞)
8月14日上午,位于光谷武漢未來科技城同力路附近的中國數字經濟產業(yè)園項目施工工地,不時傳出隆隆機器轟鳴聲,現場多臺塔吊正在忙碌作業(yè)。防疫不放松,建設不停工已是常態(tài)。
在工地大門口,一輛準備進入工地送混凝土的罐車停下來,司機王師傅主動下車,接受工地“黨員先鋒崗”防疫人員的“靈魂四問”和登記:你是誰?從哪里來?做什么?有沒有健康碼和核酸檢測證明?王師傅說,他都已經習慣了。
走完必備程序,這一罐混凝土被送到了項目現場6號樓地下室2300平方米頂板最后400方混凝土的澆筑作業(yè)。7名工人在那里分別負責移動混凝土泵管、澆灌振搗和覆蓋薄膜等工作。盡管是非密閉空間作業(yè),他們也沒有忘記佩戴口罩。
(工地戶外施工也不忘戴口罩)
“工人早已經習慣了每日佩戴口罩、主動測溫掃碼消毒,這些規(guī)定早已納入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之中?!苯ㄔO單位湖北省科投集團項目負責人陳偉介紹,數字經濟產業(yè)園是2020年湖北省產業(yè)服務業(yè)“五個百億工程”重點項目之一,去年11月18日正式開工,計劃今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封頂,“打傘”干活的常態(tài)化制度的實施,確保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。
他介紹,按照湖北省科投集團關于做好在建項目疫情防控和建設生產“兩手抓”的要求,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,項目有計劃、分步驟的組織項目建設,主要是對現場作業(yè)人員實行分流、錯峰管理,優(yōu)化施工工序,合理分配作業(yè)面。然后是采用線上辦公、視頻會議、食堂分餐制等不聚集、無接觸形式開展日常工作,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。
“至于工程材料的供應,施工單位跟商混、鋼材等材料供應商簽約時就有非防疫安全不供貨的條款,同時因地制宜選擇備用供應商,確保工程材料供應。”陳偉說,另外,園區(qū)工作人員今年8月份以來,已經做了3輪核酸檢測,結果均為陰性。
(施工工人進行核酸檢測)
據悉,“中國光谷·數字經濟產業(yè)園項目”作為東湖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數字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載體,將打造成為東湖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智谷最核心的創(chuàng)新中心。項目規(guī)劃總建筑面積約62.6萬平方米,分為兩期建設,一期開發(fā)約25萬方,項目一期現已完成地下室結構施工,正處于地面主體結構施工階段,計劃2022年10月底竣工投運。
記者從東湖高新區(qū)了解到,連日來,光谷加大工地疫情防控力度,嚴格落實封閉管理、實名制、亮碼、建立臺賬等措施。8月10日起,光谷還對69個市政項目、289個房建項目開展工地人員新一輪核酸檢測,部分區(qū)域和項目,還進行了多輪核酸檢測,目前均為陰性,做到了工地不停工、防疫不放松。